我自是年少,韶华倾负——2019-2020年度永钢奖学金获得者张禧龙
发布时间:[2020-11-04] 点击数:
张禧龙,女,2000年3月出生,威廉希尔体育能动专业2017级员工,现已保研至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。曾获永钢奖学金、人民一等奖学金、广州思能二等奖学金、第十三届节能减排科技竞赛全国一等奖、第二届全国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全国二等奖、全国老员工数学建模北京赛区二等奖、第十届老员工数学竞赛预赛三等奖、美国数学建模大赛H奖、全国老员工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校二等奖、全国老员工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一等奖、APEC YES Challenge入决赛、“雀儿”优秀志愿者、WilliamHill登录入口优秀员工干部、WilliamHill登录入口三好员工等多项荣誉奖励。曾承担WilliamHill登录入口“低谷电蓄能户式供暖装置研发”省级、“辐射制冷技术及其在地表的研究”校级两项SRTP的项目负责人,并在员工中以第一顺位受理了一项发明型专利——《低谷电蓄能按需供热的户式供暖系统》,大三期间进行两次文献综述训练。曾担任员工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办公室部长、国际交流协会宣传部副部长、班级生活委员等。擅长中国民族舞、现代舞、架子鼓等。
我很幸运我在北科,大学四年获得了太多成长,得到了太多帮助。感恩母校、老师、同学们,也感谢自己这四年的努力。我将继续眺望远方,带着心中的梦想无所畏惧地前进。
博学之
夯实基础方能厚积薄发。四年来专业课均分90以上。除了专业课的学习,我还喜欢看科普类的书籍,像费曼系列丛书——《QED:光和物质的奇妙理论》。一个创新想法的提出,绝不止要求学好对应的那一门科目。它要求我们有坚实的基础、厚实的学问。同时,最好的学习方式,就是把我们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其他人,若能让他人也听懂,那么我们就是真的掌握了这些知识。
除专业知识外,我认为独立思考、团队协作及实践能力亦非常重要。在课程学习中,独立完成数值模拟、节能设计与研究等课后训练。然纸上得来终觉浅,因此利用节能减排、ICAN、数学建模等比赛进行了课本与实践的结合。且本科期间两次作为项目负责人跟随老师开展一年期的大创项目;此外,还动手制作斯特林发动机以培养动手能力。软件方面能熟练使用MATLAB、COMSOL;掌握COOLPACK、CAD、X-SHELL等的运用;并拥有多年中国民族舞的功底,身体素质及排压能力较强。
审问之
我们要学的绝不止课本上的知识。书籍是我们进步的阶梯、获取知识的途径、交流信息的媒介,但在我们阅览一本书籍或是听取他人想法时,我们一定要学习独立思考、明辨是非。书上的答案有可能出错、名人的思想有可能偏激,我们学习知识并不是为了彰显自己,而是要在这没有绝对是否的世界里,学会明辨是非,做到问心无愧。我们在做公式推导出现自己所推结果与书本公式不符的时候,总是习惯性的否认自己,但实际上我们很有可能就发现了一个推导的漏洞又或是书本的错误。
慎思之
是否继续科研,是否适合科研是我们本科期间一定要弄清楚的事情。
我眼中的科研:只认第一;需要面对新事物;做大量的重复;会经历很多失败。目的:解决未知问题/发现新事物新规律/创造新事物。更多的是育人,而不是教学。
而我是如何确定自己适合走科研之路:大二上,第一次作为负责人找导师做科研项目,面临专业知识不足、无团队管理经验的窘境。后通过阅览相关文献、总结团队配合经验、跟进所有过程,成功实现二维手稿到三维实物的转变,做出低谷电户式供暖装置。作为队长全程随金工实习老师跑现场,以配合制作。一次次的磨练,让我有了面对未知事物的勇气,也意识到团队之间怎样是最好的状态。科研要求我们不断去创新、不断面对挑战,而这正是我们所缺乏的。
明辨之
大学四年是一个巧妙的时间段,我们要在这有限的四年里,完成人生极其重要的各类“知识”学习。那么取舍就变成了一门学问,学会辨别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争取的、获得的变得尤为重要。在我大二下明确自己要继续读研之后,我就开始把科研竞赛和学业学习放在了首位。尽全力提高加权从而拿到学保名额;参加两次SRTP项目,弄清自己喜欢的科研方向;不断参加学科竞赛及科技竞赛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及加满保研三分。由此,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队友,大家一起拼搏拿国家级奖项。而在这期间,我学会判断队友的契合度和竞赛的含金量等。使得我之后做的每一个选择更加轻松及确定。
笃行之
两次负责为期一年的SRTP科研项目。先后随老师作为负责人分别进行本专业热方向、冷方向的研究项目。“低谷电蓄能户式供暖”项目的重心在于装置的设计、制作及后期实验;
装置亮点是存在‘双效空气层’、具有全程可控性及装置保护模块。并已成功受理一项发明型专利——《低谷电蓄能按需供热的户式供暖系统》。“辐射制冷技术”的研究偏理论;通过阅读大量相关英文文献掌握其光谱控制原理,认真学习文献管理和信息分析方法,学习并掌握EndnoteX9和COMSOL软件。期间独自总结一篇综述,团队完成两篇文献综述。
两次参加科技类竞赛并以优异成绩进入全国决赛。
“阳光追踪式负离子除霾自洁路灯”的设计中我主要承担“自清洁”功能测试实验、部分机械设计和PPT制作的工作。决赛前遇到装置重心不稳、蜗轮蜗杆卡住等问题都得以解决,大大提升了随机应变能力。最终获得全国老员工节能减排大赛三等奖、可再生能源大赛二等奖。
两次数学建模经历(队友未变)。美赛用流行病数学模型解决了C题,其中我主要承担模型查找、初期数据处理和后期图形美化工作。此次经历使自身计算机能力有了质的飞跃,初获H奖。后原班人马参加国赛建模,懂得建模过程不仅仅是解题,解完题后还应进行误差分析、提出假设后得出的公式需引入修正因子等工作。终获省二等奖。
此外,还参加了计算机设计大赛,从自身经历出发设计了一款出行类软件,后由时间冲突退出比赛,队友继续前行获全国一等奖。
写在最后
逆风的方向,更适合飞翔。我不怕千万人阻挡,只怕自己投降。